上周,福特汽车公司对外宣布,与众泰汽车(11.,-0.14,-1.22%)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拟组建一家纯电动汽车合资公司。如果合资公司最终落地,这也将是继江淮大众之后国内第二家新能源合资公司。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不过是福特出于双积分考虑而走的一条捷径。

  据了解,双方新建的这家合资公司,双方将各持50%股份,集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提供完整的价值链服务。

  福特与众泰合作,难免让人感到双积分制来势之凶猛。

  如果说戴姆勒和大众是提前在华“播种”,祈求后续可顺利“收割”新能源积分,福特此次急寻新能源合作伙伴,颇有快刀斩乱麻之势,国际巨头们在华储备新能源积分的战略已然启动。那么,目前市场上还有哪些值得一提的合作空间?

  找自主品牌“买分”、“买电池”

首先,新能源车销量具备一定规模的自主品牌将成为热门之选。纵观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比亚迪(48.,-0.93,-1.88%)在北汽的咄咄逼人下,仍然维持了一哥的地位。比亚迪内部人士曾向媒体表示,按照双积分政策的算法,比亚迪要达到目标难度并不大。根据其年新能源车的产销数据计算可得知,比亚迪的积分甚至有十多万分的盈余,如果被其他车企所购买,足够填补大量的积分空缺。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日前还表示,比亚迪还要进军A00级别的微型电动车市场,伴随而来的积分自然也更多。目前,比亚迪与戴姆勒有腾势这一合作品牌外,与其他整车厂商无具体合作,但其他厂商是否愿意“低头”寻找比亚迪购买积分还不得而知。但目前比亚迪已正式承认对外输出电池,在电池这一动力环节进行合作,降低产品的整体油耗,却也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至于北汽,目前已经与戴姆勒签署了巨额合作协议,众泰、江淮都已经有了合作伙伴,而上汽、吉利、奇瑞、江铃等车企的正积分,内部消化的诉求可能更大,但也不排除未来几年会有进一步盈余的可能,内外部都存在合作空间。

  微型电动车或成“香饽饽”

  第二大类的合作伙伴,就是生产微型电动车的车企,这类企业可谓产生正积分的“专业户”。寻找这类合作伙伴的最典型案例,当属长城汽车。由于大油耗的SUV车型占据销量的绝对主力,长城面临的积分压力之大无人能及,于是,就在上个月,长城宣布与名不见经传的河北御捷车业有限公司合作,购得后者25%股权,后者的正积分也无偿纳入长城旗下。众泰今年也有多款微型车取得不俗的销量,这或许也是其被福特“看上”的重要原因。

  另一微型车代表知豆,今年上半年取得1.8万辆的不俗销量成绩。目前市面上诸如康迪等车企生产的微型电动车,也是新能源正积分的主要产生者。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周四,全国微型电动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正式成立,首任理事长魏学勤表示,“‘双积分’政策压力下,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老企业之间将出现合资、合作,相互参股,重组力度逐步加大,优势企业实力将更加突出。”

  自主品牌反哺合资品牌

除对外寻求合作伙伴,另一路径就是自主研发新能源车。广汽今年宣布,将投入亿巨资在广州番禺化龙打造国内首个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代工基地。此前,GS4的PHEV已上市,令人意外的是,新能源版本的GS4将被导入到广菲克和广汽三菱之中,进行新能源车生产,这种自主品牌技术反哺合资品牌生产新能源车的情况并不常见。可以说,拥有新能源车生产能力的自主品牌们,未来可能更被国际巨头吸纳其新能源车技术。

你好,我是小优

欧尼优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欧尼优展览南京有限公司沈阳欧尼优展览有限公司咨询媒体合作:黄梦洁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taia.com/ztln/8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