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是年了,我们回望年汽车市场很多事情依然历历在目。受到疫情影响,车企销量下降、停工停产为主。而下半年产销复苏,随之而来的就是产品质量事件和一些新政策的发布。

我们挑选最有代表性八大事件,逐一分析总结并探究事实背后暗藏的趋势。不难发现,从车后抗疫开始,整个汽车行业的变化已在加剧,洗牌在提速。

一、汽车产业链淘汰赛拉开序幕

东风雷诺、力帆、夏利、北汽银翔、北汽幻速、华晨集团等主机厂被破产清算,年成了“检验车企生存能力”的特殊年份。不止以上几家车企,粗略统计,在今年,包含赛麟汽车、博郡汽车、众泰汽车、猎豹汽车、汉腾汽车、绿驰汽车等20余家主机厂在内,反复陷入了“卖身、查封、巨额亏损、资金被冻结、无法正常运营、经销商维权”等窘境。

与华晨集团、众泰汽车相关的铁牛集团、申华控股也深受破产重整牵连,目前铁牛集团资不抵债,已宣告破产。

二、近千家经销商退网

年爆发疫情,2月份汽车市场处于冰封状态,汽车产销创历史新低。3月份开始经销商开逐步复工复产。随着政府和厂商联动,不断出台促消费及补贴政策,下半年汽车市场快速回暖。

年以来,汽车市场持续下跌,叠加疫情影响,经销商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截至9月底,全国共有家经销商退网,其中集团经销商退网家,非集团经销商退网家,自主品牌成为经销商退网的重灾区。

三、新势力股价疯涨,特斯拉市值第一

当前新能源汽车受资本市场看好,造车新势力股价急剧攀升。蔚来汽车一度超越比亚迪,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车企。上市仅仅几个月的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市值也位列全球市值最高的15家车企榜单。

如今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新能源相关概念股都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板块,这也和政策风向有关。目前特斯拉稳坐车企市值排行榜第一名的宝座,市值不仅超过全球老牌第一大车企丰田,还几乎相当于丰田、奥迪、戴姆勒、通用四大车企市值总和。

四、车险改革

今年9月19日,第四轮车险综合改革正式启动。这次改革主要体现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大幅提升、商业险保险责任更加全面、商业险产品更为丰富、商业险价格更加合理。监管部门表示:此次车险改革预期的“降价、增保”效果显著,出现了保费价格下降、手续费率下降的情况和保险责任限额上升、商车险投保率上升的局面,市场乱象得到明显规范。

10月22日,公安部推出12项交管改革新举措,于11月20日起正式实施。新政实施后,7至9座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将纳入免检范围。上述车辆在免检周期后,车辆安全检查由每年检验1次放宽至每两年检验1次,即私家车10年内仅需上线检测2次,分别是第6年、第8年。

五、大众(安徽)诞生

12月2日,就江淮汽车发布公告,大众中国投资对江汽控股的增资和大众中国投资、江淮汽车对江淮大众的增资事项已完成工商登记变更,其中,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据公告显示,大众中国投资和江淮汽车已于年12月2日按照协议约定出资。其中,大众中国投资对江汽控股增资人民币23.83亿元,大众中国投资对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期增资人民币16.09亿元,江淮汽车对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期增资人民币.5万元,两项交易已完成交割。

六、传统车企成立高端新能源品牌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并逐步向高质量方向发展,自主车企的高端化道路似乎不可避免。业界普遍认为,目前自主车企首先要解决品牌的问题,推出独立高端品牌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具体来看,仅年内,就有多家自主车企宣布成立高端品牌,这一新的细分市场已呈现逐鹿之势。

东风汽车推出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汽车、北汽推出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ARCFOX(极狐)、上汽集团打造的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长安品牌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长城汽车推出代号为“SL”的全新智能电动汽车独立品牌;

七、两大测试机构网上数据消失

6月19日,C-IASI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taia.com/ztpp/11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