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银柿财经

  8月3日晚间,国轩高科(.SZ)发布了“关于安徽证监局对公司采取监管谈话措施整改报告”的公告。记者注意到,国轩高科上一次收到监管措施,还要追溯至年,彼时,因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问题,国轩高科收到江苏省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据悉,年8月份至年5月份,安徽证监局对国轩高科开展了专项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安徽证监局于年7月20日向公司出具了《监管谈话的决定》。在本次检查中,安徽证监局发现的国轩高科的问题包括,坏账准备计提不够充分、关联交易披露不及时、未及时披露政府补助等。

  安徽证监局指出,在年年报中,国轩高科未充分考虑湖南猎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猎豹汽车)、杭州益维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维汽车)等客户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公司坏账准备计提不够充分。

  对于坏账计提问题,国轩高科回应称,公司在年度针对该客户的坏账计提比例不低于75%,在与注册会计师充分沟通,以及参考同类上市公司相关情况,公司的坏账计提公允可靠。

  “目前,公司就此事已经成立由合肥国轩总裁负责,公司法务部、财务部、审计部深度参与的专门小组,对应收账款进行专项管理,对下游客户进行信用分类管理,降低逾期账款发生的可能性,监督应收账款减值计提的准确性,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国轩高科进一步在公告中表示。

  同时,国轩高科方面向记者确认,“计提比例不低于75%的客户”包括猎豹汽车、益维汽车,对于目前的坏账计提比例,则表示不太清楚。

  事实上,早在年9月份,安徽证监局提及的猎豹汽车就已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企查查显示,目前,猎豹汽车的失信信息达7条,失信总金额为.74万元。益维汽车则是昔日知名车企ST众泰(.SZ)的全资四级子公司。目前,ST众泰已顺利完成《重整计划》的执行,同时表示,影响公司持续经营的核心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正积极推进复工复产。

  猎豹汽车、ST众泰的坏账源自年,中国汽车行业的一次“大洗牌”。记者了解到,年7月至年11月,中国乘用车曾连续17个月产销量同比负增长,国内汽车市场进入“肉搏战”,彼时,猎豹汽车、众泰汽车双双“败下阵来”,其中,猎豹汽车于年停产,众泰汽车的生产销售也于年初接近停滞。

  国轩高科年的年报显示,公司与益维汽车的破产清算案件有关,涉案标的.43万元,已收回现金10万元,另有余万股ST众泰股份已到合肥国轩股票账户。此外,国轩高科还参与了重庆众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破产案件,确认债权万元。

  对于关联交易的披露问题,安徽证监局称,年上半年,公司与关联法人埃诺威(苏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累计发生日常关联交易金额6,.53万元,在达到临时披露标准时未及时披露,直至年8月26日才经董事会审议后披露。

  对此,国轩高科称,公司已组织证券事务部、财务管理部和营销部门等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制度,并组织公司高管、相关财务人员及相关业务部门人员进行关联交易方面的专项培训。

  此外,国轩高科还披露了政府补助披露不及时的整改措施,以及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披露不准确的整改措施。

  国轩高科称,“针对本次常规性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公司已深入分析问题原因,逐项落实整改措施,截至目前本次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均已完成全面整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taia.com/ztpp/11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