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痤疮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312/8740647.html

编辑

西四环顽主

出品

电动公会

10月9日,网上传出一份某股份银行的内部邮件,要求对猎豹汽车、众泰汽车、华泰汽车、力帆汽车四家车企上下游产业链情况展开内部风险排查。

该股份银行在邮件中明确,“据媒体公开报道:猎豹汽车、众泰汽车、华泰汽车、力帆汽车四家车企年底将进入破产程序,预计涉及上下游汽配供应商产业链合计约亿元坏账。”

受此影响,银行要求对存量客户涉及上述四家车企上下游产业链,应该详细了解其受影响情况,并根据受影响程度及时制定风险缓释方案。网上还传有媒体深入了解到,此次风险排查并非仅一个分行执行,该分行后续还需将排查情况反馈总部。

对于相关“破产”消息,10月10日上午,记者致电猎豹汽车销售总部党总支书记兼副总部长田拥军进行核实,田拥军称,猎豹汽车“没有破产这回事,从来没有想过要破产,也没有申请过破产”,公司目前正在努力地抓生产经营,对于相关图片信息的传出,田拥军称“有人在别有用心”。

力帆汽车新闻部张姓部长则表示,“那个(消息)肯定是不属实的,我们也不知道是哪里传出来的”。此外,对于力帆汽车当前面对的困境,该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经营发展当前确实面临着困难,不过一方面重庆市政府以及各个相关部门在积极帮扶,另一方面公司自身也在积极地寻求脱困的解决办法,包括公司债委会在按各项进度在稳步推进。

显然,破产传言子虚乌有,但也不难看出车企如今已是步履维艰。

近两年,全球经济出现下行状态,各行各业迎来困难时期,这已然成为常态。而在所有进入寒冬的行业中,汽车市场的萎缩最为凄惨。

君马汽车破产、川汽野马被收购、神龙集团卖掉两个工厂、宝沃汽车易主、铃木汽车退出中国市场、莲花汽车已成空壳……此次“被破产”的力帆汽车,在年下半年也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乘用车月度产量只有几百台,产销量均同比暴跌。

力帆从起家至今已走过27年,进入汽车制造也达到13年,目前正面临巨大危机。今年年中曾遭遇过经销商集体维权,近期还遭遇大量诉讼,众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金融公司起诉力帆索要巨款。

力帆股份于7月26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力帆股份近12个月内未披露的累计发生的涉及诉讼(仲裁)金额达到14.23亿元,诉讼案件主要包括金融借款合同、保理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等纠纷。

除债务外,力帆还分别于年7月、年12月和年4月三次使用募集资金合计4.49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如今到期了尚未归还。

年力帆靠变卖资产获利,年一季度亏损了1亿元。

与力帆汽车的遭遇类似,猎豹汽车同样面临销量下滑,早前被曝员工减薪、停工停产,被法院查封银行存款的消息。

一份于5月29日印发的内部会议纪要文件显示,长丰集团决议执行“员工薪酬调整及减负降薪”,内容表示,鉴于汽车行业的急剧变化,公司生产经营亏损严重,生产基地开工严重不足等,会议通过薪酬调整、减负降薪等方式,确保求生存渡难关。

薪酬调整包括总部部分高管下调工资50%,研究院员工工资下调10%-50%,生产基地员工工资下调30%-50%,因无工作安排待岗或轮休的,均按照本年度基地所在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计发工工资。

这份文件已得到猎豹相关负责人证实,作为一家拥有70年历史的老牌企业,猎豹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目前已走入停产停工的艰难时刻。

年猎豹汽车销量仅为7.76万辆,同比近乎腰斩,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跌至2.8万辆。

再来看看同样面临困境的众泰和华泰,虽然这两家车企被传破产的消息未得到证实,但其经营状况也已十分困难,陷入危机。

华泰汽车当前的经营情况相当严峻,今年被曝停产、欠薪后,有媒体报道法院对华泰汽车进行资产调查后发现,其旗下所有子公司已全部被质押,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也已被全部冻结,华泰汽车集团名下所有的银行存款加起来仅为元,再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华泰汽车和数家子公司一起被列为失信执行人。

事实上,华泰汽车已被多次曝出各种问题,旗下四个生产基地基本停产,拖欠员工工资被员工集体上门维权,并且大部分4S店已选择关门,企业上下一片荒凉景象。

众泰汽车如今也面临着巨大困境,总部维权事件频发。有媒体报道,众泰汽车主营业务几乎停滞,每个季度都有数亿元的一年内到期借款。众泰旗下君马汽车已经扛不住了,工厂停产,今年8月多家君马汽车经销商集结浙江永康的众泰汽车总部维权。

众泰汽车旗下子公司过多,子公司经营出问题,对众泰也产生不利影响。众泰汽车前8月累计销量12.44万辆,同比下滑32.3%。据称众泰汽车采取各种方式融资输血,近期与山西信托签署了一份总金额不超过2亿元的信托贷款协议。

不难看出,受汽车行业低迷影响,汽车企业也面临洗牌,处于三四线的品牌车企难以为继,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面临倒闭破产风险。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早前表示,“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全面的淘汰期,强者越强,弱者面临的压力将会更大。优胜劣汰更加明显,中国汽车品牌50%将在很快一段时间不复存在”。

—END—

本文由《电动公会》出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taia.com/ztln/10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