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的“独立自主”,首先应该从设计开始。中国要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离不开打造强大的中国品牌,这背后需要硬核技术的突破,更需要在设计品位上的坚守。

从发动机动力不输合资,到电动车性能遥遥领先,再到混动系统油耗媲美“两田”,可以肯定的是,国产车已经不再只重外表的美化,更越来越有技术和性能填充的“内涵”。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自主品牌集体修炼内功的同时,壹哥猛然发现有的品牌却在设计上“开历史的倒车”,这背后有市场销售的压力当然也不乏投机取巧者,在设计层面践行拿来主义,且更有长城、上汽和奇瑞这样的中国品牌头部阵营玩家参与其中。

还记得模仿保时捷的众泰和让路虎都为之震惊的陆风吗?哪个中国汽车品牌如果在设计上不能坚守“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高品位的消费者早晚弃之如敝履。上一次的经验教训明明还历历在目,国产车没有理应再走“山寨”外资品牌的老路。

中国汽车设计:道路不再自信?

如果说放到十年前,大多数中国品牌进入乘用车市场还算势单力薄,请不起大牌设计师来也根本没有用户太在意这件事,“拿来主义”借鉴一下外资品牌的优秀设计模版,也还算情有可原。毕竟,放眼看去无论哪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在起步时都多少有“山寨”的阶段。

美国汽车抄欧美、日韩汽车抄美国,中国汽车再抄日韩,在汽车设计的全球化潮流上,似乎存在这样一种“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轨迹。但自从通用雪佛兰状告奇瑞QQ外观侵权、本田状告双环来宝抄袭CR-V外观设计后,主流的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都开始埋头苦干,专注自主研发和自主设计了。

最近几年在设计上坚持走原创道路的广汽传棋、一汽红旗和蔚来等新老造车企业,都毫无例外地在定义中国品牌高水准设计上,让参与中国市场竞争的全球汽车玩家都不得不正眼相看。但在过去一两年里,这股浮躁的“山寨”风潮似乎又有卷土重来的架势,就连部分头部自主品牌玩家都不得不“拉下脸面”改旗易帜。

坚持做自己需要一万个理由,放弃做自己只需要一个理由。

现在大多数中国品牌都面临销量增长和保市场份额的压力,一旦短期内销量不振或者增长停滞,就会把这部分压力传导到上游的研发和产品设计。原来大谈“律动”设计的荣威和坚持要自主原创的奇瑞,理论上都是被销量逼的。当然也有部分选择重走“山寨”设计老路的,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蹭流量搞热度,比如长城旗下的新能源品牌欧拉和沙龙。

最近一两年里在重返“山寨”这块最明目张胆的,当然要数长城旗下欧拉品牌。

此前,模仿“绝版甲壳虫”的欧拉芭蕾猫已经开启预售,但新车在网络上有不少负面的声音:“盗版的车卖正版的价格”、“路上碰到甲壳虫会不会尴尬”、“这是一辆让费迪南德高喊难得的车”……欧拉自成立以来,从未遭受过如此多的质疑,而此次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原因正是在网友看来,芭蕾猫的设计实在太“像”大众甲壳虫了。

从法律角度来说,甲壳虫设计专利已经过期,从法理上看貌似谁都可以用可以借鉴,但在消费者眼中,“山寨”和“复刻”有时区别并不大。不仅如此,欧拉品牌之后还将推出朋克猫、闪电猫,而两款新车的原创度同样不高。可能在短期内,欧拉芭蕾猫因其“出位”的颜值,确实能吸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taia.com/ztzl/10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