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和宝马合资项目今日正式启动,共同
年11月29日,是注定要载入汽车发展史的日子。 这一天,长城汽车和宝马汽车共同合资的光束汽车项目,正式在江苏张家港启动。光速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国庆表示,共同研发和共同生产将是本次项目的重点。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军强调,长城和宝马的合作,是真正的资源互补和合作共赢。 上游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光束汽车生产基地计划在年开工,拟在年建成。建设周期24个月,项目占地约亩,购置生产及检测设备约台(套)。 据项目相关负责人透露,项目总投资约51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16万辆燃油乘用车全出口制造及纯电动乘用车研制。其中燃油乘用车制造部分建设内容包括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和试车跑道等设施,生产制造全出口燃油乘用车。 而纯电动乘用车研发试制部分建设内容包括技术大楼等研发用房,研究开发安全、环保、智能的新一代电动汽车。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宝马在全球范围内首个纯电动车合资项目。光束项目除了生产MINI电动车外,还将为长城汽车生产电动车产品。 长城+宝马,是合作也是互补 长城和宝马的合作,始于年7月。当时,长城汽车与宝马签署合资协议,并对外宣布将在中国成立新合资企业——光束汽车有限公司。 据当时的新闻显示,双方签署关于在中国生产MINI品牌电动汽车的协议,双方拟共同出资成立中外合资公司光束汽车有限公司,双方各持股50%,注册资金17亿元人民币,投资总额达51亿元人民币。该公司除生产MINI电动车外,还将为长城汽车生产电动车产品。 可是,从此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光束汽车一直处于“低调”的状态。 直到今年11月,光束公司才从纸面协议正式落地。 虽然光束项目拟建成时间为年,这意味着首款车的投产时间会延后。但官方也表示,光束汽车生产基地项目审批仅针对燃油乘用车全出口制造及纯电动乘用车研制,进行纯电动乘用车的生产销售前,需获得纯电动汽车整车项目审批。公司后续将继续履行光束汽车有限公司设立的商务审批等相关程序。 对于在长城和宝马的合作,长城汽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宝马与长城汽车的合作是一种互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展开,甚至不带有双方任何色彩。“所以新合资的公司名称不叫长城宝马,就是希望光束能更加独立。” “宝马需要在中国有更大的市场,选择我们是因为长城汽车对于产品质量的把控。”该名负责人表示,对于长城汽车而言,需要学习宝马在全球化运作中的优势。“目前长城汽车与宝马双方一直保持较良好的交流。” “宝马和长城打下了合作基础,电动化时代才刚刚拉开大幕,这只是开始。”宝马集团董事傅乐希表示。 光束的合作,或将开启新能源汽车的淘汰赛 除了长城和宝马的合作外,福特与众泰、大众与江淮、吉利与戴姆勒也在纷纷筹划并布局新的合资电动车公司。 换句话说,光束的合作,可能将会开启新能源汽车的淘汰赛。 毕竟从长城汽车公布的新能源领域路线图来看,长城汽车第一步将推出欧拉品牌与其旗下汽车产品;第二步将推出光束汽车品牌产品,力争做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的主流汽车品牌。年以前,长城汽车将基于五个车型平台推出包括纯电动车、插电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共计12款产品,涉及光束汽车品牌以及欧拉品牌的产品。 由此可见,光束的合作有助于长城汽车加速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产品和技术的升级。 “作为一家长期主攻SUV车型的企业,长城汽车在新能源市场的布局脚步较慢,且已经落后于吉利、比亚迪等竞争对手。”经济学家宋清辉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面对步入洗牌期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强联合、抱团取暖是提高竞争力的明智之举,但如果股东双方对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够,亦或是双方合作不够成功,合资项目最终仍难免走向被市场淘汰的结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提到,“未来合资公司生产燃油车,其给长城宝马未来车型的生产也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未来还要看双方的协商。” 而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此前则表示,目前没有将宝马车型纳入合资公司的计划。“生产燃油车的这项内容是基于MINI的全球化战略和市场,目前在燃油车领域的合作还没有具体的车型和时间节点。”魏建军曾说,合资公司将生产纯电动汽车。“纯电动车主要用于小型车,更大的车型未来会在燃料电池方面来考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taia.com/ztwh/10829.html
- 上一篇文章: 长城要做真正的国产保时捷,全新SUV低矮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